法庭如何判定交通意外責任
了解案件情況,保障自身權益
多車連環相撞應怎樣處理
最常見交通意外:追撞 vs 推撞
串燒撞車的責任問題,如何釐定,是個複雜的問題。所以在每宗串燒連環相撞交通意外中,責任問題要調查得清清楚楚,才不會告漏人或者告錯人。
一宗串燒撞車意外,裡面有機會衍生幾宗交通意外,可能未必是同一單意外;假如意外發生當時你是頭車,後面有第二部車撞向你,亦有機會是第二部車已停低,被第三架車因收制不及而撞落第二架車,而推到第二架部車撞落你部車(「推撞」)。
適當處理撞車事故
意外發生時行車紀錄器一定要交予警方嗎?
多車連環相撞責任誰屬?
串燒撞車的責任問題,如何釐定,是個複雜的問題。
一宗串燒撞車意外,裡面有機會衍生幾宗交通意外,可能未必是同一單意外;假如意外發生當時你是頭車,後面有第二部車撞向你,亦有機會是第二部車已停低,被第三架車因收制不及而撞落第二架車,而推到第二架部車撞落你部車(「推撞」)。所以在每宗串燒連環相撞交通意外中,責任問題要調查得清清楚楚,才不會告漏人或者告錯人。
意外主要成因
駕駛時加倍留神,意外是可以避免的。主要導致交通意外原因大致有下幾種:
- 行車時太貼近前面車輛
- 不留心駕駛
- 超速駕駛
- 不小心轉換行車線
- 不當或不合法轉向
追撞與推撞的分別
所謂追撞,即是第一輛車煞掣後,後方車輛煞掣不及而撞擊前車。
一般來說後車與前車應該保持一定距離,否則,當前車突然停車時便有機會出現追撞意外。在通常情況下,發生追撞的後車會較容易被視為違法。假設有四輛車 A、B、C、D,在追撞的情況下,就是:
A 停下了,B 煞不住追撞 A,C 煞不住追撞 B,D 煞不住追撞 C。
而推撞,即是車輛本身處於靜止狀態,唯遭到後方車輛撞擊,導致往前撞擊前車。同樣沿用四輛車 A、B、C、D的例子:
A 停下了,B 停下了,C 停下了,但後面的 D 車煞掣不及,推撞 C,導致 C 推撞 B,B 又推撞 A。
發生碰撞當刻
感覺到幾多次撞擊?
交通意外中的責任問題
無論是一般車禍,抑或牽涉多輛汽車的連環相撞,俗稱「串燒車禍」,每當交通意外後,車主們對於責任誰屬有所爭拗,無法和解「私了」,一律都會交由警方作出調查和法庭判決,決定最終責任誰屬。被撞的車主就可以根據法庭判決向肇事車主要求賠償。
法庭是採用客觀角度去判斷是否「不小心」,駕駛人士可以參考運輸署印製的《道路使用者守則》,作為「不小心」的客觀標準。違反《道路使用者守則》的行為,雖然不會直接引致刑事責任,但該等行為可在法律程序中用以「確立或否定該等法律程序中所爭議的法律責任問題」。由於駕駛者應份遵守《道路使用者守則》,違反該守則,可算已構成不小心駕駛的表面證據。
警方開始調查後有半年起訴期,警方必須在這段期間內,發出擬控告通知書,作出起訴。有了擬控告通知書,便明確責任屬於哪一方,到時候,便可以循民事索償向那一方索償。
TAVAS「車手獎」
社會福利署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俗稱「不論過失補償」或「車手獎」),旨在為向交通意外受害人迅速提供即時經濟負擔(財物損失﹐則不在援助範圍內)。此計劃無須考慮受惠人的經濟狀況,或有關交通意外是因誰人的過失而造成。只要傷者是香港居民,遭遇交通意外受傷而得到3日病假或以上,並已向警察報案,受傷市民都可以在意外後的6個月內向社會福利署申請TAVA補償,這項服務無需任何費用。
申請社會福利署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並不會影響民事索償。市民在民事索償取得賠償金後,是需要將「車手獎」全額歸還社會福利署。因此,「車手獎」應視為給傷者的一筆應急錢,以解即時的經濟困難。傷者應得的賠償,主要還是來自民事索償後來自第三者保險公司的賠償。過去的經驗,賠償金額視乎傷勢,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會高於TAVA的援助金額。
私家車被尾隨的士撞到
交通意外賠償數額的爭議,賠償金額為港幣$344,114,意外發生在沙田圍路與沙田路交界。因被告衝紅燈,導致右轉的原告人急停,私家車被尾隨的的士撞到,引致原告人受傷;法庭裁定被告人須負法律責任;此案的一大疑問,為何原告人沒有報稅及強積金紀錄,老闆以現金出糧,不報稅及不供強積金,亦不願出庭作證,法庭認為他能夠提供滿意的解釋
的士與輕型貨車相撞
駕駛的士沿二線行駛,第一被告人駕駛輕型貨車沿相同方向三線行駛,當駛到十字路口時,因紅燈停車;當交通燈號轉為綠燈,原告人開車時,被告人駕駛輕型貨車從原告人的右方撞向原告人的的士右邊車身近車頭位置,令的士右車頭泵把鬆脫掉下,同時,原告人感到頸痛及背痛;意外後,受傷的士司機被送到醫院急症室接受檢查及治療,需要留院接受治療
交通意外導致傷亡的賠償責任
港鐵發生出軌意外,如果當時在車廂內受傷,是否可向地鐵公司提出民事追討賠償?馬路上與的士、小巴、巴士交通意外,應該點樣先可以保障權益,討回理公平的賠償;不涉及傷亡和政府公物的輕微交通意外,可以自行與其他涉事司機進行和解;若唔肯定責任歸邊個及詳細意外過程,急於向警方落正式口供,可能會變成被對方提出索償,瀏覽區域法院案例了解